郑卫宁慈善基金会透明开放日
2017/7/12 10:07:03 来源:本站

7月11日,由基金会中心网发起,基金会中心网与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基金会透明开放日”在郑卫宁慈善基金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社会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基金会控股社会企业,确保其公益性及发展的可持续”为主题,是基金会中心网继4月20日首次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透明开放日后的第二期活动。40余位关注公益行业的公众、媒体、公益行业人士一起见证了经历诸多质疑后的公益行业在公开透明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发起人、执行理事长、身患重症血友病的郑卫宁先生亲自出席活动,并作为主讲人向参与者详细介绍了郑卫宁基金会的成立背景、发展历史、价值观和发展目标。还细致回应了在“三位一体”的独特模式下,基金会与被誉为“中国第一社会企业”的残友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基金会如何确保残友集团的公益性和发展等参访者关心的问题。对于基金会的财务和善款使用情况,郑卫宁先生毫无保留地向与会者做了展示和说明,并且表示,郑卫宁慈善基金会秉承“助力弱势群体,促进公平正义”的愿景,为基金会行业透明度以及公信力的提升尽心竭力。

来自天涯社区的公益总监、微基金发起人梁树新作为活动特邀的公众人物,对此次透明开放日活动进行了点评:“残友以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双轮驱动,自造血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创新模式值得关注。”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对于郑卫宁慈善基金会突破传统慈善机构形式的创新、以及残友集团作为实质上的社会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持续发展的意义向参访者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为全国8000万残疾人朋友的独立自主生活提供了一个标准化可复制的模板,这也是对整个世界的贡献。”

在残友集团总经理刘海军的带领下,参访者还参观了郑卫宁基金会及残友集团,亲身接触了基金会、残友社会企业群以及残友社会组织群。不少参访者表示,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解基金会,对郑卫宁慈善基金会和残友集团为中国的弱势群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不辍探索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从募捐到善款的使用,项目策划、机构运作得到了丰富的透明信息分享,同时也意识到基金会应该并且也能够披露哪些信息和数据,可以更有效地加强机构的开放,增进社会对基金会的认知,实现与公众、媒体之间近距离的接触与交流。同时,对于公益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有了新的认识。

基金会透明开放日由基金会中心网发起,旨在促进公益机构主动向社会开放,与社会公众在机构内部进行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提升公益行业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促进公益机构与公众的合作互信。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2550号